用户:
密码:
当前位置>首页>公告动态>新闻动态
公告动态
炼油厂抱团取暖 中国5年内或成世界最大炼油国
2017-09-08 09:01:52
信息来源:大连石油交易所
分享到: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
浏览次数:1088

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,中国一些独立炼油厂计划合并为一家企业集团,以期在国有大油企主导的国内市场赢得生存机会。

行业专家预计,到2017年底,中国的年炼油产能将达到8.08亿吨,约占世界产能的16%,仅次于美国的逾9亿吨。而在接下来35年,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炼油国。

2011年以来,虽然经济增长开始出现放缓迹象,中国的炼油产能却增长了44%,导致中国精炼油产能与成品油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。

中国炼油产能的快速增长,部分归功于规模较小、被称为“茶壶”的独立炼油厂。许多“茶壶”炼油厂运营着大型综合工厂。一些主要的“茶壶”炼油厂现在将合并为一家企业集团——山东炼化能源集团。上周,该计划已获山东政府批准。

“茶壶”炼油厂集中分布在以对民营企业宽容而著称的山东省。两年前,这些炼油厂被正式批准容许进口原油。

获准进口后,“茶壶”炼油厂的产量随之增加,使它们得以在过去两年实现在中国市场上所占份额翻番、达到30%。这也意味着国有石油集团的市场份额减少,后者近年来已花费数十亿升级和扩建自己的炼油厂。为实现产量增加,“茶壶”炼油厂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。

但今年出现了明显的政策逆转,“茶壶”炼油厂的出口配额被砍掉,它们的产出只能困在国内,对这些炼油厂的进口配额发放也不如去年那么稳定。

能源数据提供商标准普尔全球普氏MrigankaJaipuriyar表示:“中国的意图让人有点看不明白,因为一方面来说,中国非常希望减少过剩的产能。”

她指出,中国政府依然给独立炼油厂发放进口配额,但又同时切断了它们进入出口市场的渠道,结果是困在国内的成品油库存上升,导致中石化和中石油带头罕见的发动了一场零售价格战。这两家企业正寻求在第四季度获得更高的出口配额,中国成品油今年迄今累计出口已增长9%

生产煤制油的大精炼厂的产出加剧了供应过剩,这类精炼厂的成本甚至比“茶壶”炼油厂更低廉。

这种压力解释了独立炼油厂为什么想要整合,这其中的逻辑是:比起一群规模较小的市场参与者相互竞争,大型企业尽管负债累累但生存力更强。

能源咨询机构副总裁廖娜也表示:“尽管一些较小的‘茶壶’炼油厂正面临困境,但‘茶壶’炼油厂大面积的倒闭不太可能发生。

(文章来源:快讯通财经)

 




友情链接: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150160    辽ICP证15007223号-1